

鼎者,国之重器。
鼎是青铜文化的代表符号,其历史可上溯自黄帝。
唐《元和郡县志》记载:黄帝在晚年的时候,采首山之铜在荆山下铸鼎,鼎铸成后,压塌地面成湖,故称鼎湖。鼎成后,乘龙飞天而去。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黄帝,而将其升天的地方叫做“鼎湖”。
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,代表九州,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。夏、商、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,为得天下者所据有。 直到现在,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,“鼎”字也被赋予“显赫”、“ 尊贵”、“盛大”等引申意义,如:一言九鼎、大名鼎鼎、鼎盛时期、鼎力相助等等。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。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,以旌表功绩,记载盛况。
而最著名的关于鼎的典故自然是“问鼎”。语出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,大意是: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,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。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,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。王孙满说:政德清明,鼎小也重,国君无道,鼎大也轻。周王朝定鼎中原,权力天赐。鼎的轻重不当询问。
• 楚子伐陆浑之戎,遂至于雒,观兵于周疆。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,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。对曰:“在德不在鼎。……商纣暴虐,鼎迁于周。德之休明,虽小,重也。其奸回昏乱,虽大,轻也。……成王定鼎于郏鄏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,天所命也。周德虽衰,天命未改。鼎之轻重,未可问也!”
——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
问鼎的故事这才仅仅是开始,上下五千年,一部二十五史,随处可见王朝的更迭,随时都有问鼎的企图。由此有想起一个曾文正公的事情。湘军攻克安庆后,水陆军威大振,全国军民莫不仰服。素来信任汉人、支持曾国藩的咸丰皇帝又在此时驾崩。这一切似乎给曾国藩提供了问鼎江山的良机。李次清借贺功向曾国藩进联曰:王侯无种,帝王有真”;胡林翼借曾国藩寿诞进联曰:“用霹雳手段,辛菩萨心肠”;左宗棠也曾有一联用鹤顶格题神鼎山联说:“神所凭依,将在德矣。鼎之轻重,似可问焉!”;彭玉麟则直接给曾国藩写信称:“今东南半壁无主,涤丈岂有意乎”。但曾国藩将左宗棠托胡林翼带来的神鼎山对联中的“鼎之轻重,似可问焉”改为“鼎之轻重,不可问焉”,一字之差,注定了曾国藩赐谥“文正”的千秋功业,也注定了其与九鼎再无渊源。
鼎韬公司,以鼎为公司名字的第一个字,其意亦在问鼎。
韬,剑衣也(《说文解字》),一解为弓衣(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),后世衍生出来,大致有三层含义。
1、掩藏
韬,弓藏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器》,纳弓于弓袋,其意极为掩藏。此意最知名的成语就是“韬光养晦”。杜牧《感怀诗一首》中“韬舌辱壮心, 叫阍无助声。聊书感怀韵, 焚之遗贾生。”亦是用的此意。
2、包容
梁元帝即萧绎,为梁武帝萧衍第七子,公元552年即位于江陵(今属湖北)庙号世祖。《资治通鉴·梁纪二十一》记载:“世祖性好书,常令左右读书,昼夜不绝。虽熟睡,卷犹不释;或差误及欺之,帝辄惊寤。作文章,援笔立就。常言:‘我韬于文士,愧于武夫。’论者以为得言。”
3、计谋
韬最重要的意义是由古兵书《六韬》、《三略》引申而来,指计策、谋略,智慧。
《六韬》为西周吕望(即著名的姜太公)所撰,计六卷。 “韬”即用兵之谋略,“六韬”为文韬、武韬、龙韬、虎韬、豹韬、犬韬。《司马迁《史记.齐太公世家》称:“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。皆宗太公为本谋。”北宋神宗元丰年间,《六韬》被列为《武经七书》之一,为武学必读之书。
《三略》也叫《黄石公三略》,传说是汉初黄石公(又称圯上老人)所著,传授给张良的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,有一老父,衣褐,至良所,直堕其履圯下,顾谓良曰:“孺子,下取履!”良鄂然,欲殴之。为其老,强忍,下取履。父曰:“履我!”良业为取履,因长跪履之。父以足受,笑而去。良殊大惊,随目之。父去里所,复还,曰:“孺子可教矣。后五日平明,与我会此。”良因怪之,跪曰:“诺。”五日平明,良往。父已先在,怒曰:“与老人期,后,何也?”去,曰:“后五日早会。”五日鸡鸣,良往。父又先在,复怒曰:“后,何也?” 去,曰:“后五日复早来。”五日,良夜未半往。有顷,父亦来,喜曰:“当如是。”出一编书,曰:“读此则为王者师矣。后十年兴。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,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。”遂去,无他言,不复见。旦日视其书,乃太公兵法也。”
由是观之,韬代表着智慧,谋略,包容,知进退。生活的艺术,经营的智慧,成功的根基,俱都包含在此一字之内。正所谓一言以蔽之也。
鼎韬,鼎为道,而韬为术;鼎言志,而韬言行。
鼎代表着我们的志在问鼎。鼎韬不仅仅是一个公司,鼎韬是一种追求,是一个梦想,是我们愿意用一生为之奋斗,为之坚持的信念。
谈到问鼎,自然联想到的一个词就是逐鹿,典故出自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,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”。
服务外包作为中国的新兴产业,是中国经济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必然取向。我们认为现在的外包行业非常类似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“三来一补”,中国制造业通过最初的代工业务得以起步,并通过20年的发展成为世界的工厂,并诞生出联想、华为、海尔等一批以“中国制造”为标签的强大的企业;中国服务业也会从外包开始,只要我们把握住市场的机遇,就会把握住这次中国从“世界工厂”向 “世界办公室”转型的经济浪潮,我们确信在这次浪潮中必然会催生出一批强大的以“中国服务”为标签的服务巨头,他们的成就将会超过现在Infosys、Accenture和IBM。现在正处于这次产业浪潮的起点,谁能够把握先机,谁就有可能领先一步,逐鹿中原而得之。
韬代表着我们经营的方式和成功的路径,是公司文化的核。
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商道,智慧,包容,灵活,宽缓,知进退。“鼎韬之道”中包含着这样的要素:
坚持:永不言败。就像《士兵突击》中钢七连那样,不抛弃,不放弃。无论面临任何困难,任何挫折,我们将始终如一,坚持我们的理想和追求。
敬业:保持对我们事业的忠诚和热爱,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,保持如临深渊、如履薄冰的谨慎,不断设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然后全力去实现,我们的追求永无止境。
分享:员工将不仅仅是打工挣钱的雇员,而是公司的Partner,我们愿意与我们的所有员工分享我们的成功,并帮助每一名员工获得个人的成功。
合作:客户也将不再仅是愿意为我们的服务付钱的人,而是公司的合作伙伴,我们将努力帮助客户获得发展,而我们的利润则是分享客户成功的必然结果。
责任:作为企业公民,我们将恪守我们对员工的责任,对社会的责任,对产业的责任,对国家的责任,我们有义务使得我们能够影响的环境因我们的成长而变得更好。
鼎韬不是一个人的鼎韬,而是全体鼎韬人的鼎韬,更是社会的鼎韬,中国的鼎韬;鼎韬所要实现的理想,也不仅仅是个人目标的实现,更意味着每个鼎韬人的成功,是一个国家,一个产业的成功,正如我们的公司理念所谓:致力于提升中国外包行业的全球竞争力。我们正以中国的商道去追求全球的成功。
足濯沧浪闲问鼎,剑横天宇静观韬
我们在路上,我们永不放弃。